关于开开 | 新闻中心 | 品牌文化 | 社会责任 | 人力资源 | 开开之家 | 电子商务 | 联系我们 |
媒体报道
媒体报道
31
12月
罗希贤画美好静安 ——非物质文化遗产篇•亨生奉帮裁缝技艺
发布时间:2015-12-31 15:04:41 内容来源:《静安时报》12月15日A4版

        西风东渐出亨生
  2011年,静安区“亨生奉帮裁缝技艺”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。
  “亨生奉帮裁缝技艺”已有一百多年历史。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中国,利用与清朝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,大举进入中国。西方服饰“西服”就此在中国流行起来。当时,上海滩凡会做“西服”的时尚裁缝大都来自浙江奉化,人们叫他们“奉帮裁缝”。上海的“奉帮裁缝”在上海大码头占领市场后,又向北京、武汉、南京、广州等大中城市发展。其后,一部分“奉帮裁缝”又向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、港、澳、台等地区发展,“奉帮裁缝”名闻遐迩。
  在中国的西式服装制作中“奉帮裁缝”始终占据统领地位。而上海的“奉帮裁缝”在全国的奉帮裁缝中又属领先。当时上海奉帮西服业中有“亨生”“培罗蒙”“启发”“乐培尔”被称为“四大名店”。而“亨生”是正宗奉帮裁缝的传承者和其中的佼佼者之一。

        奉帮裁缝徐继生
  “亨生西服有限公司”是上海西服业著名的中华老字号特色企业,经营的男式西服、中山装、大衣、礼服等各类呢绒服装,以选料讲究、做工精良、款式新颖、穿着舒适而享有盛名。
  “亨生”创建于1929年春,由当时奉帮裁缝出身的徐继生与人合伙开办。徐继生15岁到同乡开设的裁缝店“学生意”(学手艺),“吃完三年萝卜干饭”学徒满师后,不仅学得奉帮裁缝一手好手艺,还深谙奉帮裁缝“顾客至上、精益求精、中西结合、不断创新”的治店理念。合伙开店时,店名叫“恒生西服店”,四年功夫,生意做得风生水起。1933年徐继生改店名叫“亨生西服店”(英语handsome的译音)意为英俊潇洒。
  徐继生创办“亨生”秉持“十六字”治店理念,同时,坚持“中西合璧、不断创新”,为经营发展增添动力,形成了“亨生”自己“少北派、即青年派”的特色。西服线条流畅,领、胸、腰等部位平展舒适、合身挺刮健美,成为上海滩符合国际潮流的男装时尚。

        亨生技艺铸秘诀
  徐继生经营“亨生”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。“亨生”西服服装的制作工艺,讲究“四功”(刀功、车功、手功、烫功),“九势”(肋势、胖势、窝势、戤势、凹势、翘势、剩势、圆势、弯势)。服装制成达到十六个字(平、服、顺、直、圆、登、挺、满、薄、松、匀、软、活、轻、窝、戤)。服装制作达到“七工头”(即一件上装要耗时七个人工)。成为当时上海滩最精良的制作工艺。
  “亨生”为了使服装造型符合人体工学原理,穿着时动静自如,必须对衣服的衣片进行“推、归、拔”造型定型。又为了使服装久穿不走样,在流程中利用了“中间烫”工艺,即工序中边做边烫,随时定型。并根据气候特点,空气潮湿程度不同,让衣片凉透、干透定型,最长超过24小时,保证了成衣的挺刮平服。
  “亨生”十分重视人才,店里聘有多位在海参崴——哈尔滨学过西服工艺的奉帮顶级老师傅,带出一批顶尖奉帮裁缝。后来独立门户的培罗蒙、启发、凯乐等西服店老板都是徐继生的得意门生。


        传承有绪美名扬
  “亨生”不断创新精工细作,名声远播。上世纪初,在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,中国诞生了第一件中山装。徐继生组织店内资深在海参崴——哈尔滨工作过的奉帮老师傅,改良了笔架式袋盖造型,把原来的单领改成双领,去掉上下袋上的折裥,七粒扣改成五粒扣。将制作西服的工艺运用到中山装上,形成亨生青年派中山装的英俊造型,风靡一时。为中山装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。
  亨生的奉帮传统和经营理念,在抗日战争胜利后,有徐继生的长子徐馀章继承。徐馀章敏锐地判断,抗战胜利后,西式服装业会有大发展。他大胆借贷,两次扩大店面,第二次在南京西路黄金路段开张营业,生意红红火火,成为上海滩西服业的一家名店。
  爱国将领张治中,特意到“亨生”用十根黄金条定制一件海龙绒大衣,十分满意。亨生西服成为国内外名人青睐的定制服装。徐馀章为了保证“亨生”代代相传,解放后又培养了一批新生代传人如:徐僾馥、肖文浩等。
  改革开放以后,“亨生”连续十年被评为“上海市名牌产品”,并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“中华老字号”企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