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开开 | 新闻中心 | 品牌文化 | 社会责任 | 人力资源 | 开开之家 | 电子商务 | 联系我们 |
媒体报道
媒体报道
30
09月
一颗纽扣的“花样年华”——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、龙凤旗袍盘纽诞生的故事
发布时间:2015-09-30 11:58:52 内容来源:摘自2015年9月1日《劳动报》

看过《花样年华》、《色·戒》等电影的观众一定都对张曼玉和汤唯身上那些婀娜多姿、风情万种的旗袍记忆犹新,尤其是旗袍领口、斜襟上形态各异的盘纽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,精致的工艺令人赞叹,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那么,这小小的盘纽中究竟蕴藏着多少奥秘、多少故事?日前,记者走进龙凤旗袍制作车间,感受到传统手工艺到今天的艰辛和不易。

一针一线来不得半点马虎

南京西路背后有一条叫奉贤路的小马路,龙凤旗袍制作车间就跻身在其中的一个小弄堂里。走进制作车间,仅五六十平米的空间里,几位师傅正在埋头工作,一件件制作精良的旗袍犹如精美的艺术品,让人目不暇接。办公室负责人陶先生告诉记者,龙凤旗袍的师傅们都有一手镶、嵌、滚、宕、盘的手艺,也就是说,从旗袍选料、制作到盘纽,全部由一人承担,而盘纽就是其中一项看似不起眼、却很考验功夫的基本功,至今不能用机器代替,必须完全依靠手工制作。

其实,盘纽也是中国结的一种,不少人都会做,但是做得好不好就要看手上的功夫了。焦义刚师傅向记者介绍,制作盘纽首先要选择与旗袍布料颜色相配的布,他拿起一条普普通通的布料,开始着手制作盘纽中的基本款:直角纽。他先将布料裁剪成宽度均匀的长条状,然后给布条上浆,将两边折光;第二步是定型,他取过一条铜丝,慢慢地嵌进布条,再刮浆粘牢。

接着是关键的一步,只见他取过一只蒸汽电熨斗,为了让布条便于弯曲造型,必须用电熨斗烫干,焦师傅说,电熨斗温度不能太高,也不能太低,温度太高导致铜丝太软,不易造型,最好硬质一点。早先老师傅们都用老式电熨斗,就在手上洒些水,通过水在熨斗上蒸发的声音和时间判断温度高低。别看这些工序,一针一线都来不得半点马虎!如果哪一道工序出现差错了,势必要影响到后面的制作。最后,就是将初步加工好的材料进行编结,只见焦师傅灵巧的双手左右翻动,不到2个小时,一只简单漂亮的直角纽就在他手中诞生了。  

练成盘纽功至少四五年

俗话说,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焦义刚说小时候并不喜欢做手工,当初做这一行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无奈选择,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哪里就得去哪里,没有挑选的余地。然而,做一行,爱一行,在裁剪、缝纫中他找到了工作的乐趣。1979年从学校毕业进单位起,焦义刚在龙凤旗袍工作了36年,曾经师从沪上小有名气的杨满生———来自五家著名成衣铺之一阎凤记的中式服装裁剪技师。学徒期间,他从面料上的尺寸定位、撬边、裁剪开始学起,凭借聪明才智和勤奋好学很快成为一名熟练工。如今,他已成为龙凤旗袍的技术骨干,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进行了旗袍制作技艺展示,得到中外游客的赞赏。

但是做盘纽的技术,入行三年之后,我才慢慢摸出了其中的门道。一旁的陶先生插话道,别小瞧了这小小的盘纽,制作时既要具备胸中有丘壑的整体感,也要有细致入微的精细手感,没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也不行,新手入门一般要花上四五年才能练成。

近几年,他们一方面搜集整理传统技艺,一方面结合现代审美变化创新改造,推出了动物形态、花卉、福禄寿喜等各种盘纽。如今,只要是顾客能说出来的花型,焦师傅看了图纸就能做出来。

年轻人基本留不下来

记者发现,制作车间里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师傅,年轻人寥寥无几。陶先生无奈表示,为了培养传统工艺的接班人,近几年企业与一些职校进行合作,为年轻人提供实习机会,希望能多挖掘好的苗子,然而,由于薪水不吸引人,工作乏味,加上社会诱惑太多,年轻人基本上都留不下来。

好在眼下政府已经开始重视非物质遗产的继承和发扬,今年1月起,静安区文化局非遗办推出了激励举措,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以及带教师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。希望借助政府的一系列举措,让我们的民族瑰宝代代传承下去,焕发出更年轻的生命力。